去框的油畫人生~林靜怡個人畫展
展覽日期:96年8月17日~9月16日
展覽地點: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四樓畫廊
人要衣裝,服飾是為了遮掩人的內在;藝術品也多以畫框來襯托畫作,使作品更顯價值。年輕貌美的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講師林靜怡,為了讓大家更接近她的創作,放棄了框架,將油畫作品赤裸裸地呈現觀者眼前,包括「曬衣的阿媽」等33件作品即日起至9月16日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四樓畫廊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無框的油畫讓人更能融入畫作情境,譬如一幅描繪火車站月台畫作,一輛停靠月台的火車,以及欲走上月台的女子,一切看似靜止卻蘊含動能,少了框架的隔離,油畫的筆觸清晰明白可見,畫面也更具臨場感,使人更容易感動。
林靜怡,文化大學美術系、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畢業,曾獲得2005第四屆「全國百號油畫」入選、2004第三屆「全國百號油畫」入選、2004於大葉大學展覽廳舉辦「Being and Things」個人畫展、2000於華岡博物館舉辦「水墨、油畫雙人聯展」。
因為經歷多次搬家經驗,本次畫展中欲呈現成長的腳步和時間的移動所看到空間改變產生的心情寫照,是移動中凝視生命的存在和面對景物的總合,題材包含風景、靜物、人物。
林靜怡表示,她的創作構想來自靜觀看待身邊的景物、回憶過去的影像,這些風景、靜物都是個人經歷的過程,是生活重要的點滴,從鄉村景色到穿梭在城市與人群間,在心境轉換過程中的體會。
鄉村逡巡:遷移的過程中與接觸景物產生的心相之間的關係,表現個體與群體的疏離感,加入「人」的元素,從個體看到外在的事物開始轉為探索自己,是膽怯又渴望解放的心情,在經歷不斷的遷移過程中,想表達的是心境對比及現況的無奈,欲在一個「空間」當中融合「遷移」產生的心境變化。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自我:在感受到時空的轉移、個人的渺小、宇宙的澔瀚之時,所面對的是對未來的夢想的積極與不安,是一種現況中自我的醞釀和對未來的期望。
林靜怡表示,畫作擷取現代生活中的簡約、單純的造形、飽和的色彩加入個人的繪畫中重新詮釋,期望發展出新的視覺觀感。
提供單位:台中縣立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