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版「一公升的眼淚」 興大針灸療病犬



  狗狗版「一公升的眼淚」在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真實上演!日劇「一公升的
眼淚」賺人熱淚,敘述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少女勇敢面對身體功能逐漸退化的歷程。
去年9月興大獸醫教學醫院來了一隻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柯基犬「寶寶」,到院時僅
2.5個月大,完全無法站立、運動神經失調,主人已放棄治療,小狗隨時可能會安
樂死。



  當時興大獸醫系主任董光中和學生蔡宛芸看小狗病況並不嚴重,吃飯、排便皆
正常,只是行動不便,因而決定收養牠,經過5個月的悉心照顧,並帶牠做各項檢
查,配合針灸、中藥、復健等治療,目前寶寶已6.5個月大,在輪椅等輔助器的協
助下已能緩步行走,後肢雖然仍無法站立,但前肢與頭部已能自行控制,是隻非常
活潑好動的小狗。



  興大獸醫教學醫院院長李衛民表示,寶寶到院時無法行走,因此懷疑是脊髓或
腦部的疾病,照過核磁共振與X光後,在影像中看不到小腦的結構,脊髓正常,
因此研判是小腦萎縮或無發育。由於小腦缺乏無法透過醫療讓它自行長出,所以後
續的治療是用針灸刺激腦部與脊髓的穴位,搭配疏經活血湯跟通絡兩款中藥,疏通
穴位經絡。經過5個月的治療,寶寶從完全不能翻身到現在可以站立一段時間,情
況好轉許多。



  李衛民指出,獸醫使用中醫療法越來越常見,針灸方式包含白針、水針跟電針
等,由於白針跟電針需要維持20-30分鐘不動,寶寶太過好動不適用,只能用水針,
將藥物打到穴位,透過暫時性的壓迫讓藥物慢慢釋放,施打的穴位包含風府、風池、
陶道、大椎、身柱、百會、環跳、解溪、湧泉。



  目前就讀獸醫學系五年級的蔡宛芸說,「寶寶真的進步很多!」她預計今年6
月畢業,雖然課業很繁重,她還是每天抽空抱抱寶寶,托著毛巾幫牠復健或是幫牠
按摩肌肉伸展關節,以防四肢萎縮。



  蔡宛芸在寶寶3.5個月大時用水管自製了一台狗輪椅,輪椅可托起寶寶的後肢,
牠就可四肢著地,利用前肢的力量自己往前移動。蔡宛芸說:「走路與跳躍對一般
小狗來說是輕而易舉的動作,但寶寶卻需要透過反覆練習才能學會。」由於寶寶還
不太會控制後肢的力道,有時牠會用力過猛,興奮地橫衝直撞,像兔子一般地跳著
走,有時牠也會像小孩子般地鬧脾氣,對身邊的人很兇,此時只要抱抱牠安撫一下
就好。



  蔡宛芸說,照顧牠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當初決定收養,只因牠也是一條
寶貴的生命,應該讓牠有活下去的機會。蔡宛芸為牠取名「寶寶」,因為牠像寶寶
一樣需要很多的照顧與關心,另方面也希望患有先天疾病的牠永遠是大家的寶貝,
不因身體的殘疾而被放棄。寶寶目前養在學校實驗室,許多同學都會一起幫忙照顧
或跟牠玩耍,寶寶早已成為實驗室的一份子。


  
◆小狗針灸治療包含白針、水針、電針三種方式。
‧施打的穴位:風府、風池、陶道、大椎、身柱、百會、環跳、解溪、湧泉。
‧搭配治療:
--中藥藥粉:疏經活血湯、通絡兩帖,一日服用2-3次。
--復健:
(1)使用整理箱水中復健,約一周一次。
(2)草皮上輔助站立,一天一次。
--按摩:四肢肌肉關節,一天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