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路推BRT 引發網友論戰


〔自由時報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市府計畫推動公車捷運系統(BRT),不只議員有意見,連支持與反對的民眾也在網路論戰,前者認為BRT可以滿足城市通勤需求,在台中市是「最佳選擇」;反對者指出,以中港路的交通運量來說,應該蓋捷運,其他路線可考慮BRT;也有人說,如果市長胡志強沒能力在中港路蓋捷運,就留給下一任市長做。


 


交通局規劃引進BRT,將以中港路(捷運藍線)做為試辦路線,大雅至霧峰的捷運橘線(中清路、大雅路、國光路),也將一併考量是否同時動工。最近在市府網站的「市民討論區」,以及大眾運輸相關網路論壇上,是否應該以BRT取代捷運,成為網友討論焦點。


 


支持者:可滿足通勤需求


支持者認為,以台中的交通狀況而言,BRT的確可以滿足城市通勤需求,開車者看到BRT快速穿越車陣又享有號誌優先,或許可增加他們改搭BRT的意願。


 


也有人說,未來BRT營運後,公車路網會跟著調整,台中市大眾運輸路網會更密集、便捷,市府也會規劃乘車優惠、轉乘免費、自行車免費停車等措施,讓民眾覺得不管就成本或時間效益考量,搭乘BRT均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更多人希望中港路蓋捷運,網友說,以中港路的運量應該直接蓋捷運,BRT確實可紓解車流,但捷運運量高,更有效益,其餘路線倒是可先做BRT培養運量。


 


反對者︰捷運更有效益


 


網友表示,公車搭乘率比中港路低很多的文心路都建捷運,搭乘率較高的地方卻要建BRT,這樣的邏輯很難讓人苟同。甚至有網友說,台中人要的是舒適便捷的正港捷運。如果要蓋BRT,應換一條非捷運路線,若胡市長沒能力蓋捷運,就留給下一任市長做,市民已等了這麼久了,不在乎再等四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