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食物中毒
~夏天食物容易變質 應注意衛生安全~


大熱天大家對於食物要更加注意,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提醒民眾,在酷熱的夏天,由於食物保存不好較容易產生細菌,讓人吃了會引發食物中毒,民眾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到外遊玩,對吃更要注意衛生。日前發生一家四口到南部遊玩,回家後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與水瀉等情況到醫院就醫,經過治療症狀減緩並獲得改善。
一家四口陸續的出現身體不適前來醫院急該室就醫,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去南部遊玩,在外吃了海鮮,晚上回到家中女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與水瀉等症狀,趕快就醫,隔天早上爸爸、媽媽與弟弟也出現了噁心、嘔吐、發燒、肚子痛與拉肚子情形,經治療留觀無大礙後,一家人已返家休息。
盧立華主任說,食物中毒是因吃了被細菌所產生的毒性物質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腸道疾病,通常在進食後1至36小時內發生,症狀大多為噁心與嘔吐、腹瀉等,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在台灣細菌中毒又以腸炎弧菌與金黃葡萄球菌最常見,次者為病原性大腸桿菌與仙人掌桿菌,另外沙門氏菌與臘腸桿菌中毒較少見。
有些食物的外觀上很難分辨是否已沾上細菌,有時候吃了一些有問題的食物而不自知,因而引發食物中毒。盧立華主任強調,預防食物中毒有四個原則,第一要注重清潔,食物、容器與器具等要清洗乾淨,隨時保持清潔;第二迅速清理生鮮食物與調理食物,剩餘的調理食物食用不超過二小時;第三要注意加熱與冷藏,適合細菌繁殖的溫度在攝氏4度至攝氏65度間,所以食物應保存在細菌不適合生存的溫度範圍,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食用前最好要煮沸;第四要謹慎並注意衛生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