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舊大雪山製材廠於95513日遭大火吞噬,起火原因及相關責任,目前仍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審理中。本火災發生後,本處對於災後歷史文物之安全維護責無旁貸,為確保本製材廠殘餘構件之安全,本處實施安全維護措施如下:


一、  由保全公司於第一、三崗執行警衛勤務,並於本園區內重點地區設置電子感應設備共10處,由該公司每小時執勤巡邏打點,並由本處雙崎工作站每日督導本園區之警衛勤務安全維護工作,另於本製材廠區內設置簽到簿,要求保全人員至該廠區實施安全巡視每日至少三次以上。


二、  本大、小製材廠及原木梯等範圍,均納入安全維護區域,圍籬施作595公尺,以確保本製材廠殘餘構件之安全。


三、  本廠區放置12具消防滅火設備,並要求本處相關人員熟悉該器材放置地點及使用方式。


四、  為確保清理拆卸文物之安全,本處購買1420呎貨櫃屋,存放拆卸文物計16,153件。


五、  於本製材廠區裝設感應式投射燈計11組,攝影監視系統計16組,並由第三崗保全人員24小時監視。


六、  搭建臨時棚架,保護分等台之木構造建築物。


七、  本製材機具及消防車,將購買帆布施以短期性之覆蓋,並於本年度整體規劃研議存放展示地點及興建永久之防護措施。


至於目前現有機器設施,本處於「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景觀生態及全區管線地下化等工程」施工時,已將該批文物整齊排列放置,為免該老式消防車因長期放置導致輪胎變型,本處前已將該消防車以鋼架支撐,另本處於本製材廠災後清理工作執行時,即提出是否將該批文物先以帆布覆蓋,以免遭受風雨侵襲,惟經外聘專家學者表示,如以帆布覆蓋,水氣無法散發,該水氣若長期附著於金屬表面,更易導致氧化銹蝕,因此該批文物,先暫置於此,本處於本年度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災後整體規劃中,將研議興建永久之防護措施。


本園區內之環境整理雜草清除工作,雖受限於經費不足,但仍每三個月進行除草乙次,現仍持續辦理中,目前因時值雨季,導致雜草生長茂盛,近期內將再進行雜草清除及植栽養護工作。


另外火災跡地清理部份,於95829日發包,委託中原大學薛琴教授辦理,目前已完成清理工作報告,為符地方百姓之期盼,本處即將進行災後之整體規劃,以林業史蹟活化再利用方式,附予本園區新的生命,延續林業文化傳承命脈,提供森林生態、林業展示之教育意義,並結合地方產業、客家藝文活動及在地農產之行銷,帶動地方觀光人潮,以集合林業、農業、客家三大特色於一身,並將本園區打造成木作創意產業、遊憩、休閒等多功能之複合園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