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市大甲區成為全國第一個進入數位時代的都會區
發布日期:2011/07/26
我國類比無線電視訊號將於101年6月30日全面關閉,進入數位新紀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通傳會)與臺中市政府於大甲區進行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實驗,已於7月18日完成轉換,大甲區成為全國第一個進入數位電視時代的都會區。7月26日臺中市長胡志強、通傳會主任委員蘇蘅、通傳會委員張時中、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局長石靜文、大甲區區長蔡信豐、議員劉士州等人一起啟動魔球,象徵大臺中進入數位時代。
胡市長致詞表示,記得日本做HDTV(數位電視)比我們早,我們明年全面進入HDTV,只比日本晚一年,NCC(通傳會)的努力有目共睹,臺中市政府表達感謝之意,也期待為民眾的努力永不停止。大甲區在推行數位機上盒時,發現有9戶低收入戶,家裡沒有電視,區長還替他們募款,終於讓大甲區的低收入戶可以收視到畫質清晰的數位電視。
通傳會主任委員蘇蘅表示,明年是全台進入數位電視的時代,從今天起,臺中大甲區已進入全國第一的數位時代,從五台無線電視,擴增到16個高畫質電視台,代表臺灣的進步,未來更將從臺中擴及全臺。
截至100年7月25日止,大甲實驗區低收入戶機上盒安裝進度,已經達到79%。在大甲實驗區,通傳會一共補助154戶低收入戶、112個機關學校,免費安裝機上盒,民眾問卷反應也相當良好,大家都喜愛收看不但免費、畫質清晰遠勝類比電視的數位電視台,88%的民眾希望機上盒價位能壓在1000元以下,才能增加購買意願。大甲實驗區經事先充分宣導、溝通後,已於100年7月18日正式關閉大甲地區類比無線電視訊號,成功地轉換為數位訊號,達成分區轉換的目標。
通傳會主任委員蘇蘅表示,我國類比無線電視訊號將於101年6月30日全面關閉,進入數位新紀元。大甲區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實驗,乃由通傳會與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大甲區公所自99年9月起規劃合作,其進行成果提供全國性施行的參考與檢討改進。臺中市大甲鐵砧山轉播站類比訊號已於7月起逐步降低強度至關閉,原先所服務的21,757戶居民,早已陸續改由臺中市清水、苗栗縣火燄山數位改善站接收數位訊號,收視無縫隙接軌,品質提升,民眾可以從過去的5個類比頻道,改成免費收看16個含高畫質的數位頻道。
臺中市政府為協助通傳會推動無線電視數位轉換政策,臺中市政府新聞局業建置並經營東勢吊神山及清水臺中港兩座數位電視改善站,新聞局石局長強調,未來將陸續於和平區建置兩座數位電視改善站,以維護市民收視數位無線電視權益,亦冀望改善本市偏遠地區數位落差,並提升當地觀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