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報導︺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闢設新社溼地生態園,復育台灣萍蓬草等原生種水生植物有成,成為自然生態觀察與教學的園地。理事長周有福表示,為推廣水生植物,該會下週一起將分送復育成功的連萼穀精草,讓有興趣的學校或民眾種植。


 


  理事長周有福指出,十四日將贈送的是目前只剩偏遠山區的某些廢耕農田上,才能見到部分小族群出現的連萼穀精草。早年穀精草多生於種稻榖的水田,農民因為它們常在稻田中出現,而且一出現就形成一大族群,認為它們吸收穀類的菁華,故稱為「穀精草」。


 


大甲溪生態協會有感於溼地環境漸遭破壞及壓縮,於九十四年開始投入溼地生態的營造工作,並在新社鄉開闢一處溼地生態園,復育已經快消失的台灣萍蓬草等水生植物,經過三年多來的努力,為了讓更多人分享及推廣水生植物的種植,決定分送復育成功的台灣原生種水生植物給有興趣的學校或民眾栽種。


 


 生態協會訂於七月十四日起分贈一百棵穀精草,送完為止,每人最多可領取三棵,每校十棵,意者電(0四)二五八八七五三八大甲溪生態協會 楊 小姐洽。


 


 


連萼穀精草植株矮小,花序如滿天星斗般的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