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白魚的吶喊,大家做伙來救魚活動新聞稿    2008.03.04


一、緣起與目的:人類來到新社,食水嵙溪是主要的場所,靠著打獵捕魚的生活,尤其漢人入墾後,藉由食水嵙溪通洪道洪水過後開墾耕種,洪水淹沒再開墾的方式,白天種植糧食晚間捕魚,世代就地採食生活,與大自然共存,過著快樂的生活。1932年日本政府興建白冷圳灌溉新社台地,餘水匯入食水嵙溪水源倍增,使食水嵙溪成為中部都會區近郊生態系最豐富的地方,更是台灣白魚繁衍最重要的棲地。


近年來政府許多單位陸續不斷整治食水嵙溪,整治前未經生態及棲地的調查,因此施工也未將生態棲地復原納入整治工程,工程完工後也未做生態復育情形進行監測,導致生態浩劫,在棲地不斷壓縮的情形下,台灣白魚已近絕跡。


新社鄉食水嵙溪951024日 再度公告禁漁,但歷年來因河段分區實施河川整治工程,不但改變台灣白魚原有的棲地,也讓水生生態受到嚴重影響,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李德旺 先生的監測顯示:食水嵙溪下游的樣點因河岸整治且興建親水公園,目前已見不到台灣白魚的蹤影,中游的樣點因棲地破壞,台灣白魚亦寥寥無幾,唯一僅存族群量較大的番社嶺橋段也於971月進行河川整治工程,施工過程不但未符合生態工法,同時也移除台灣白魚繁殖所需的水生植物及兩岸天然植被,縣府也未針對當地的生態進行長期的監測及復育計畫。而對於已經公告封溪護漁超過4年的食水嵙溪進行如此粗糙的工程實在是一種深度的諷刺,這種作為勢將影響台灣白魚棲地及族群。本會為保育台灣白魚,規劃於番社嶺橋段辦理搶救活動,活動中將進行捕抓台灣白魚作為種魚,並暫時安置於三處人工濕地,並於原棲地恢復舊觀後放流,主要目的是藉由活動宣導,喚醒當地居民重視物種存在價值與意義,並可藉此呼籲各界以生態工法進行其棲地改善,並配合生態池的設立,進行域外復育。


二、活動時間:200836日 (星期四)上午930


三、主辦單位:台中縣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新社鄉白冷圳社區                                    總體營造促進會


四、活動地點:食水嵙溪新社鄉番社嶺橋段(大南村崑山村必經路段)


五、活動方式:


1. 台灣白魚解說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李德旺副研究員


2.捕抓溪中白魚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李德旺副研究員


3.由國小學童親身體驗將台灣白魚放置戶外生態池繼續繁衍


                              小魚狗生態工作室   李璟泓老師


4.生態園區環境解說


                              小魚狗生態工作室   李璟泓老師


六、活動聯絡人:


白冷圳促進會-- -徐炳乾  0933-551923


陳守賢  04-25817409


大甲溪生態協會--黃玿琮  0920-756433


楊慧玲  04-25887538


小魚狗生態工作室-李璟泓  0939-689551


 


 


※台灣白魚※


台灣白魚 (Pararasbora moltrechti) 屬台灣地區特有種,在分類地位上屬於鯉科(Cyprinidae)、魚丹亞科(Danioninae),過去此種在台灣的紀錄僅分布於大肚溪支流水流東溪與大甲溪支流食水嵙溪中,後經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詳細調查,又陸續在大肚溪魚池鄉與濁水溪發現兩個族群,因此,台灣白魚目前在台灣可以確知僅分佈於大甲、大肚與濁水溪水系中,目前台灣白魚族群量極小,屬於瀕危物種。


台灣白魚喜棲息於水質清澈的溪流支流緩流區,以及水潭的淺水區。具群游性,活動於水域的中上層。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蟲、底棲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一般可長至9 -10公分。其生殖期在3-10月,其中以5月為其生殖高峰。雌魚最初性成熟之全長為 5.4 cm ,雄魚最初性成熟之全長為 5.9 cm台灣白魚雖未被列入保育類魚種,此種在台灣的紀錄僅分布於大肚溪支流水流東溪與大甲溪支流食水嵙溪中,後經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詳細調查,又陸續在大肚溪魚池鄉與濁水溪發現兩個族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