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首例以「心室輔助器」成功挽救末期心衰竭患者


【童綜合醫院新聞參考資料】
    末期心臟衰竭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導致病患死亡,唯有心臟移植才能
延長這類病患的壽命,不過目前有一種「心室輔助器」能有效改善病患存活率,延
長等候心臟移植時間,日前童綜合醫院成功完成了中部地區首例以「心室輔助器」
挽救末期心衰竭患者,患者術後恢復良好,預計近日出院,院方特別在他出院前準
備蛋糕祝福他。
51歲鄭先生是位擴大性心肌病變患者,定期在童綜合醫院追蹤,直到今年心臟衰竭
愈來愈嚴重,2/15日住院,病情持續惡化,呈休克狀態合併肝臟及腎臟衰竭,醫療
團隊評估應該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不過病人已無法等待,因此在2/20先以葉克
膜救急,並在2/23植入「心室輔助器」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手術當天由該院的心臟外科醫療團隊魏崢教授、吳清文主任、張晟熙醫師及李志賢
醫師為患者植入「左心室輔助器」,手術後患者復原良好,原本肝衰竭合併嚴重黃疸,
腎衰竭需要洗腎,經過一週的療養,肝腎功能都逐漸恢復正常,也不需要再洗腎。
吳清文主任說,臨床上末期心臓衰竭患者會引起多重器官衰竭,最終導致患
者死亡,唯有心臟移植才能延長患者的生命,但等待心臟移植期間病情往往可能持
續惡化,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多以葉克膜體外循環暫時維持生命。但葉克膜有嚴重
的副作用,如血球破壞、血栓、肢體缺氧,甚至死亡等,因此不是一種理想的心臟
輔助設備。目前的心室輔助器是使用特殊的懸浮式幫浦,故比較不會破壞血球或形
成血栓,而且病患可以下床活動,大大減少葉克膜的併發症,適合短中期使用,且
剛得到健保局的認可,未來在心臟衰竭的治療上,將會是一項重大突破。
依據國際心肺移植學會指出,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心室輔助器」後,其中11%的人
得以成功接受心或肺移植。另外2005年美國心臟學會指出,植入「心室輔助器」
可有效降低心臟衰竭患者死亡的風險高達50%。
    鄭先生的老婆與兒女們特別來醫院感謝整個醫療團隊,現場可感受到家人
開心的氣息。他的大女兒說,感謝醫療團隊醫師及護理人員的照護,讓爸爸的生命
可以延續,有爸爸在身邊讓家人很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