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技大學新聞搞


 


「回到沙轆」  大學生與社區阿嬤們重現沙鹿拍瀑拉族牽田歌舞


 


很多人會很好奇?「沙鹿」的閩南語要怎麼唸?而且怪怪的。


弘光科大的原住民學生們發現,沙鹿舊稱「沙轆」,是原住民平埔族拍瀑拉族(Papora)「沙轆社」(Salach)的故居。12/11弘光科大學生社團那魯灣社特邀請沙鹿社區的阿嬤們以及平埔後裔蒞臨表演平埔族的頌祖曲、牽田曲,一塊兒重現往日的故事。


那魯灣社從民國八十九年起,開始主辦「原音重現-台灣原住民的音樂饗宴」,活動延續迄今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今年第十屆的活動主題為<回到沙轆──重現沙鹿拍瀑拉族牽田歌舞暨「原音重現」回顧展>,目的就在於想藉著辦活動,讓大家認識自己生活的鄉土。


歷年來「原音重現」活動都由弘光原住民學生上台演出,並邀請泰雅、布農、鄒、魯凱、排灣等五族眉原、平等、新嘉陽、雙崎、新鄉、人和、雙龍、羅娜、山美、霧台、台?、土?等十二個部落的學生家長與族人以及七個民間團隊蒞臨表演。今年擬回到沙鹿(舊稱沙轆),看看沙鹿的原住民平埔族,了解一下在地的文化。因此邀請平埔族拍瀑拉族(Papora)後裔與沙鹿鎮沙鹿社區發展協會的媽媽們蒞臨表演祖靈祭之頌祖曲、牽田曲。


    沙鹿社區發展協會陳榮輝理事長說,「頌祖曲」是由拍瀑拉族耆老滿毒春花女士傳唱,簡史朗老師在埔里收錄,由沙鹿的在地文史工作者及沙鹿社區發展協會重新整編出的舞步。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在弘光科大與原住民青年學生們一塊兒重現原住民平埔族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