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客家建築蘊含文化傳承 擴大宗親維繫同心圓


 


薪傳客家系列─宗族篇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25日電)「家」有多大?新竹


新埔上坊寮劉宅「雙堂屋」,堪稱客家宗族「生於斯、


長於斯、祭於斯」典型範例,不僅建築規模中巧妙蘊含


文化傳承元素,更綿延擴大了宗親維繫的同心圓。


 


    電影「1895」取景地的新埔上坊寮劉宅「雙堂屋」


,被列為三級古蹟。雙堂屋是劉氏後代的家屋,正廳供


有劉氏歷代祖先牌位;屋前田園是宗族成員持有的土地


,是子孫生存的憑藉;屋後山坡則是來台祖以下祖先的


墳墓。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助理教授羅烈師接受訪談時


,即從古味十足的新埔上坊寮劉宅「雙堂屋」切入,娓


娓道出這種子孫環繞著宗祠居住的建築環境,無形中不


斷強化與傳承客家人對家的觀念重視,更是形塑客家宗


親關係緊密的關鍵。


 


    桃竹苗地區隨處可見龐大的客家家族,諸如桃園新


屋鄉的葉五美、新竹縣湖口鄉的張六和、苗栗縣公館鄉


的傅氏清河堂宗族等,客家人重視宗族觀念,從家族聚


落分布不難推敲出其中端倪。


 


    客家宗族力量特別顯現在客家核心信仰枋寮義民廟


,相較一般民間信仰祭典承辦的爐主輪值是依神意筊杯


決定,新埔枋寮義民廟的爐主雖是15大庄輪值,但各大


庄爐主卻固定由特定宗族擔任。


 


    在客家婚宴場合中,不同於都會區多數婚禮宴客以


朋友為主軸的模式,客家庄婚禮更是宗親間交流重要場


所,「在新竹客家庄的婚禮賓客中,宗親占了很大的比


例。」


                             


    不只於此,羅烈師說,客家庄包括喪禮的進行很多


也是靠著宗親間相互幫忙,透過婚喪喜慶間的週期性勞


動力交換與禮金交換,不斷促成同姓與異姓間的聯結與


區隔,「在廣漠的人群裡,畫出了親疏人我的界線」。


 


    如同心圓般,這股宗親影響力也擴大到社會層面,


甚至成為客家庄選舉決定選票的關鍵之一;宗親的影響


甚至超越黨派。


 


    也由於重視家庭,客家先民透過祭祀祖先方式,形


成維繫客家宗族擁有濃厚凝聚力的重要機制,包括擺放


祖先牌位的「公廳」、對外宣示宗族存在的「公號」,


以及安放祖先遺骸、接受子孫每年一次清明掛紙(客家


話掃墓)的「祖塔」,都是宗族儀式的制度化,透過這


些儀式,讓「個別家戶結合為宗族」。


 


    羅烈師說,當年,客家先民離鄉背井隻身來到台灣


,有一種害怕成為「無主亡魂」的恐慌。透過一系列儀


式讓自己永不落入恐慌,更是基本客家體系持續運作的


動力。


 


    因此,對客家鄉親來說,當骨骸被放入祖塔,「合


火」之後,名字被寫在公廳的大牌之上,至此,他的骨


骸與名字將永遠與祖先同在,也同時成為祖先的一員,


接受後代子孫共同的歲時祭祀。


 


    透過這個儀式,無論是否留在故鄉,亡者的名字與


骨骸都要回到家鄉,而子孫們每年都會回來公廳祭拜所


有的祖先,到祖塔掛紙,並出錢維繫家族事務的運作。


 


    這是個人漫長生命最終定位的生命儀式,也促使後


代子孫組成一個共同祭祀的團體,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換句話說,客家人不輕易「割火」,劉氏祖訓規定


遷居他鄉者不得另立祖牌奉祀,雙堂屋便成為凝聚整個


宗族精神的所在。雖然如今子孫超過5000人,開枝散葉


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但每年清明掃墓時,都有約1500名


子孫回雙堂屋後方的祖塔掃墓。


 


    羅烈師表示,客家人很重視這種死後回到家鄉與祖


先一起晉入祖塔的過程,這是一種穩定的力量;身為客


家人,這讓他在做人處事上都有自己的定見,是一種「


對未來的安定感」。


 


    因此,他說,北台灣客家社區的家族與宗族現象,


是地方社會的重要構成力量,藉由每年的歲時祭祀,宗


族關係一次又一次地被強調,而在人與人關係逐漸疏離


的現代社會,客家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參考。980325


 


 

籌建新埔宗祠博物館  活水強化客家宗族觀


 


薪傳客家系列─宗祠篇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25日電)舊稱「吧哩國」的新


竹新埔鎮是客籍人口密度極高的鄉鎮,家廟、宗祠密度


居全台之冠,保存完整的客家聚落;因此籌建宗祠博物


館的概念發想,不啻為客家宗族觀意識強化注入活水。


 


    「新埔的宗祠不僅有建築特色,更是客家宗族觀念


的極致展現!」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劉敏耀談起宗


祠博物館概念,充分流露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熱切態度。


 


    劉敏耀表示,客家文化的保存是百年大計,政府要


保存的不僅是硬體,更希望用「半強迫」的方式,串聯


起客家鄉親重視宗族的傳統生活型式與精神。


 


    新埔鎮是客籍人口密度極高的鄉鎮,舊稱「吧哩國


」,在清嘉慶年間是商業中心,盛況不亞於當時的竹塹


城(新竹市),因為曾有輝煌時期,文化史蹟非常豐富


。新埔鎮中心的成功街、中正路及和平路之間,擁有林


氏、范氏、張氏、陳氏、劉氏、朱氏等家族的家廟、宗


祠,密度居全台之冠。


 


    值得注意的是,若僅論密度,金門的閩南聚落瓊林


,小小的村落裡也有多達7、8座祠堂,但均同屬蔡姓。


 


    至於新埔的宗祠則兼具「多樣性和密集度」特色,


這裡的宗祠建築時間橫跨1850至1930年代,不論是建築


格局或材料、工法、技術,都保留當時的型式。走在新


埔老街,短短幾步路,即可欣賞到清代中葉到日據時代


的多樣建築風貌。


 


    以列為三級古蹟的劉家祠為例,即擁有「匾額多、


燕尾多、功名多」美譽;樸素的朱氏宗祠為一馬背建築


,在台灣朱氏祠堂中極為少見;富麗堂皇的陳氏宗祠有


百年歷史,始建於清咸豐年間,雖曾於光復後重建,但


格局宏偉,仍可看出當年輝煌榮景。


 


    不過,除了硬體,劉敏耀認為,「更重要的是客家


宗族價值的保存!」客家人宗族觀念極重。早年,客家


先民渡海來台,很多都是隻身打拼的「羅漢腳」,舉目


無親、人少勢單,唯有團結方能自保,為了強大自身力


量,來自同一祖籍的同姓墾民,成為相互扶持的對象。


 


    劉敏耀說,為了募集開發資金與人力,先民們以祭


祀祖先的名義為號召成立「嘗會」,類似現代的「股份


有限公司」,以契約認股方式共同出資購買祭田,再由


宗族各房子孫耕種,按照比例納租,繳納的租金除了用


於祭拜祖宗,剩下的盈餘就依股份分紅。這不僅是尊祖


敬宗,也有類似共同投資、相互扶持的目的。


 


    對客家人而言,除了祭祀同血源的「來台祖」,同


姓墾民也以上溯祖先的辦法,祭祀未曾來台的「唐山祖


」。如新埔的劉家祠,就是奉祀劉家共同始祖漢高祖劉


邦的祖父劉榮及歷代祖先神位,這種藉同宗與同籍的地


緣關係而組成的祭祀團體,是早期移民社會的典型之一


,也反映出客家移民在移墾初期為求生存,以祖先名義


結合而成為有力量的組織。


 


    但隨著時代演變,宗族關係逐漸轉變,派系紛爭也


造成財產流失,「人」和「錢」是目前維繫宗祠的最大


問題。劉敏耀說,文化局所推動「新埔宗祠博物館」計


畫,就是希望藉由生態博物館 (Eco-Museum)的概念,


分年分期逐步搶救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而在不少宗族


財產縮水的情況下,已無力維繫宗祠的修建,所以計畫


的第一階段,就是修復這些年久失修的建築。


 


    然而,即使硬體修復完成,若後代子孫無心,宗祠


的維護也失去意義,現在,有些祠堂甚至已經無人祭拜


。所以,第二階段就是積極把人脈找回來。


 


    新竹縣文化局將於今年委外成立「家鄉守門員培力


與在地工作站」,透過訪談,從逐漸凋零的老一輩中挖


掘家族故事,並培育後續宗祠館舍的經營團隊,讓客家


獨特的宗族文化得以保存。


 


    不過,雖然宗祠的保存有重要性,但問題是,「民


眾為何要來參觀宗祠?為何要看別人拜祖先的地方?」


 


    劉敏耀說,文化保存其實很需要創意。為了增加吸


引力,宗祠博物館將與在地產業結合,豐富旅遊內容。


像是新埔的柿餅和粄條都是遠近馳名,而當地也有茶室


、打鐵店、紙糊店、傳統冰店及豆腐店等百年老店,可


說是頗具客家生活風味的完整聚落。若再連結鄰近的枋


寮義民廟、上枋寮劉宅雙堂屋、九穹湖、照門休閒農場


、吳濁流故居等,更可增加旅遊深度。


 


    其實,宗祠屬於私人所有,政府出資修建宗祠的同


時,也以契約要求宗族的後續管理,結合在地產業,可


以帶動地方繁榮,帶來人潮與錢潮,讓宗祠的保存得以


生生不息,「這是用半強迫的方式搶救客家宗族的文化


資產!」


 


    在宗族觀念逐漸勢微之際,宗祠博物館的概念牽涉


到複雜的人際脈絡,劉敏耀坦承,籌建過程的確是困難


重重。不過,宗祠祭祀是客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


無形的文化財,即使阻力不小,卻是一定要做。因為,


「現在不做,當文化流失,一切就來不及了!」


980325


 

湖口張六和家族 千人掃墓凝聚宗族向心力


 


薪傳客家系列─掃墓篇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25日電)清明祭祖是傳統習俗,


客家鄉親多有提前掃墓習慣。新竹縣湖口鄉張六和家族


,每年農曆2月初2舉行春祭掛紙(掃墓),來自各地約


1500名子孫趕回家鄉祭祖,盛大場面展現宗族向心力。


 


    客家人宗族觀念極重,擔任張六和家族族長的湖口


鄉公所主任秘書張福普說,清乾隆5年,張六合家族始


祖張亦標隻身從廣東陸豐渡海來台,遲至42歲才結婚,


數年間生育2子皆早逝,55歲老來得子,生下第二代張


應仕,第三代有6個兄弟,於是以「張六和」為公號。


 


    張家祖訓規定遷居他鄉者不得另立祖牌奉祀,從不


「割火」,如今宗族繁衍了20世,族內男丁達2500餘人


,若把眷屬列入,人數在6000人以上。


 


    張福普說,當年,台灣中南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又


平坦之地,已被早來者捷足先登,18世紀來台的先民只


得往桃竹苗丘陵山坡尋求謀生墾荒,客家先民在土地貧


瘠水源不豐土地上,須加倍努力才得餬口,極為辛苦。


 


    他表示,當年祖先冒著生命危險強渡黑水溝來台開


墾,胼手胝足,好不容易才老年得子。如今,枝葉繁茂


,雖然子孫們為了生活散居全台,除了外島澎湖,全省


都有張六和的後人,但每年掃幕都約有600副牲禮、


1500多人的盛況,除了尊敬祖先的信仰,良好的祭祖制


度也維繫了宗族的向心力。


 


    張福普說,宗族每年舉行春秋二祭,農曆2月初2在


安放祖先遺骸的「祖塔」舉行春祭,秋祭則在農歷8月


初二於擺放祖先牌位的「祖堂」舉行。


 


    他表示,張家祖堂不只奉祀張家祖宗,也奉祀吳姓


恩人。當年,來台祖張亦標55歲才得子,但兒子張應仕


出生後身體虛弱,夫妻向天禱告,並祈請當年與張亦標


一同來台、形同兄弟但已失聯的吳汝質、吳汝亮兄弟能


夠賜福保佑,後來張應仕果然平安健康活到88歲。於是


張家子孫依循祖訓,將吳氏兄弟與張家祖宗同祀。


 


    張福普指出,由於習俗上一個祠堂家廟不得奉祀兩


姓祖先,於是先人採變通方式,設計活動式雙層祖牌,


在夾層寫上吳氏兄弟的堂號與大名,年節一同奉請祭祀


,而這種靈活的方式,展現了祖先的智慧。


 


    除了奉祀異姓祖,張六和祖塔打破傳統准許未嫁女


族入祀的兩性平權觀念,也讓人津津樂道。


 


    張福普說,張六和祖塔始建於民國41年,由於子孫


繁衍,塔位接近滿額,決定改建。在傳統習俗中,未出


嫁的女性身後不能進塔奉祀,但他認為,這些女性都是


張家骨脈血肉,同為一脈骨肉不應嚴分男女,且隨著時


代演變,少子化及不婚現象愈來愈嚴重,觀念也應該要


改。


 


    於是,張福普在86年提案准許未出嫁的女性族人身


後進入祖塔,但卻遭部分高齡族人以「狗肉永遠上不了


神桌」為由堅拒,直到老一代逐漸凋零,這項主張才在


90年召開的祭祀公業大會上被接受。


 


    張福普表示,張六和祖塔於91年完工,占地2000


餘坪,塔內可容納1萬2300多個骨殖罐,而塔裡也規劃


140個未出嫁女性族人的位子,然而,「但書」需先經


管理委員會的審查通過,避免一些蜚短流長的爭議。


 


    因此,他說,雖然這種規定比起男性族人無條件入


塔,顯然仍有不平之處,但較諸其他祖塔全面拒絕女性


族人入塔,已開風氣先驅,而這種兩性平權的做法也引


起全台各姓氏仿效。


 


    44歲就當上族長的張福普,對於宗族傳承頗有使命


感。即使當年有人認為相關工程恐會影響他這一房子孫


的風水,但他仍堅持要做好祖塔改建,因為,「這一代


的人不做,下一代即使有心也做不成。」


 


    談起宗族代表人物,包括日據時代頗具盛名的文人


張采香、在228事件中同時遇害的張七郎父子,張福普


如數家珍,而說到建祖堂、祖塔時的點點滴滴,他更是


用心。


 


    另外,89年慶祝祖先來台260周年時,張福普還帶


著族人辦了一場尋根之旅,沿著張亦標當年在新竹舊港


上岸、竹北落戶、遷移至湖口的路線前進,藉由旅程緬


懷先祖。


 


    相較於一些家族來台迄今,後世子孫已相見不相識


的情形,張六和家族千人掃墓的向心力,具體展現客家


濃厚的宗族觀。雖然,面對未來,宗族觀念是否會受到


時代挑戰?張福普也沒有把握,不過,他說,「至少我


對祖先已經有交代了。」9803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