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祭」新聞稿
「聰明」是人人想要的,但有比「聰明」更好的資質,那叫「智慧」。11年來,年年替莘莘學子與社會仕紳舉辦開智慧的「文昌祭」活動,將於3月10日在天帝教臺中縣初院(豐原初院)再度登場,這是台中市政府推動品格教育的一環。
「聰明」與「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有「聰明」固然讓人欣喜,然而獲「智慧」更能在穩紮穩打中,心想事成。
「文昌祭」活動,民國92年由天帝教臺中縣初院首度開辦,
移風易俗的風範,深受家長們的肯定。爾後在台中市政府協助下,這項品格教育更是遍及校園與鄉梓。
當前社會風氣瀰漫聲光科技,品格教育式微,臺中縣初院為喚醒人心,創辦「文昌祭」,廣為宣揚文昌帝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精神。
做人,唯有先行善積德,才可能開啟智慧。因而臺中縣初院在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日,舉辦「文昌祭」活動,目的在發揚傳統文化,效法文昌帝君精神,提倡敦厚學風,提升道德和心靈品質。
其中舉辦的登科祈願活動,更在祈求文昌帝君為學子加持,讓學業精進、智慧圓融。
「文昌」一詞,顧名思義,意寓智慧的運用;自古「文昌」興旺者,文采必佳,因此認為是智慧圓明的象徵。
文昌帝君護祐世人智慧圓明,備受後世認同,所以每年考季各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人聲鼎沸,求取功名的莘莘學子或商賈士紳,莫不頂禮膜拜,企盼增長智慧,精進學(事)業。
臺中縣初院「玉象殿」恭祀的殿主為文昌帝君,年年舉辦「文昌祭」,實有勸導教化與開啟智慧雙重意義。
「文昌祭」活動中,以背誦單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點竅門與開智慧、賜文昌筆及甘露水為主。
所謂「點竅門」就是,點動肉身與靈體互動的關竅,而「開智慧」則是透過正氣能量,加持於肉身與靈體,以期減少負面信息及能量干擾,進而清明思維與明辨事理。
這兩種莊嚴儀典,都必須經由正信修持,以及接受天命法權的人士傳遞,以調整人體某種程度的內在信息狀態,如:偏差、錯誤判斷,以及不正確的行為,期使導正能量,復返正向和理性思維。
臺中市政府表示,教化人心已成為當務之急,宗教界協助推動,進而淨化社會,讓人心復古,勤善儉樸,安居樂業,值得嘉許。
臺中縣初院~
地址:豐原市水源路中坑巷12號
電話:04-2528-5636 04-2524-1891
聯絡人:「文昌祭」接待組組長 章化相(0910-523-724)同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