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客家委員會新聞稿


 


異國料理「客」製化


以「食」會友傳客情


 


當義大利肉丸、泰式酸辣海鮮湯融入客家味,會成為什麼樣的料理呢?客家委員會主辦的「2012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第三梯次學員,14日在結業式上呈現他們12天的研習成果,將異國料理「客」製化,融入客家風味,展現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客家新料理,讓首度參加結業式的客委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驚豔不已。他特別期許學員回到僑居地能多多推廣客家菜,讓客家料理越來越受歡迎。


 


2012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以「Hakka Together共夏食飯」為年度主題,來自9國、50位學員在12天緊湊的研習課程中,不僅學會道地的客家料理,更發揮創意將客家美食與僑居地的料理巧妙結合,做出創意客家新美食,例如將傳統義大利肉丸的內餡加入客家蘿蔔干,再佐以客家桔醬,別具一番風味;泰式海鮮湯加入客家酸菜,變成酸辣帶勁的「酸菜蝦湯」,讓人忍不住一碗接一碗。首次參加結業式的黃主委笑著表示,自己「說得一口好菜」,卻是料理門外漢,看到學員們現場展現的成果驚呼連連。他也再次感謝負責指導的名廚大師們傾囊而出的指導學員,讓現場能呈現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黃主委表示,他非常期待品嚐大家的手藝,也希望學員們回到僑居地能分享給家人、親友,多多推廣客家菜,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客家料理會越來越受歡迎。


 


99年起開辦的「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年年報名人數破表,今(101)年度三個梯次共計150名學員,卻吸引了超過300人報名,顯現了海外客家鄉親對傳承客家飲食文化的殷切期盼,黃主委表示,海外鄉親的支持,是客委會推廣客家文化的動力,未來客委會也會持續舉辦各項活動,期待大家共同努力,讓客家文化與精神永續傳承。


 


海外客家美食料理研習班開辦以來,一直希望傳承客家菜的傳統風味,同時加入創新概念,在今日的結業式上,就由師生們共同創作了從40年代至90年代,代表6個世代的經典客家菜。從傳統到創新,展現不同世代的客家精神。40年代是動盪的時代,客家人因戰亂被迫遷徙,故發展出「醃漬」法來保存食物,「醃豇豆」就是當時的代表。


 


「客家小炒」則代表著50年代客家人的勤儉精神,將祭拜剩下的豬肉、魷魚、豆干等做出料理。外銷日本拚經濟的油桐樹象徵60年代客家人的打拚精神,以「桐花創意菜」為代表。70年代許多客家人離鄉背井到異鄉,卻也因此碰撞出多元文化,「紫蘇梅魚」正代表這個世代的豐富多元。


 


經濟急速發展的80年代,亞洲地區也出現許多優秀的客家人,「青龍燒雞」代表著客家人在這個世代的傑出表現。來到90年代,人們開始思考更養生的飲食態度,以蒟蒻代替肥肉製作的「健康炆爌肉」就是加入健康概念的新客家美食。


 



◎新聞聯絡人


  客家委員會傳播行銷處 黃孝怡  (02)8789-4567*765 / 0910387956


                       馮燕珠  (02)87894567*7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