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丁粄 魏瑞伸傳客家文化 【14:10】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5日電)在東勢長大的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規劃暨推展組長魏瑞伸,是在接任客家事務工作後,才開始對「新丁粄」文化產生興趣,他深入研究的論文還因此獲獎,拿到了獎金也贏得好口碑。


魏瑞伸表示,他幼年印象中的元宵節,庄內有迎神祭典活動,不但有豐盛的餐宴,且分居各地親友也會相約回到東勢,熱鬧的過節氣氛一直深植他心,但也僅停留在吃吃喝喝的年節活動中。


直到接任公部門客家事務工作後,身為客家子弟的魏瑞伸才對客家文化有更深的傳承與發揚責任,並因此到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加強客家文化的學術研究。


魏瑞伸說,他原本認為只是求子儀式的地方民俗活動,在他研究新丁粄節後,發現是項極具內涵的客庄文化,且新丁酬神的活動並非東勢山城獨有,苗栗縣獅潭鄉在農曆10月14日也有「打新丁」的習俗,而屏東佳冬鄉則保有百年歷史的「拜新丁」傳統。


另外,屏東保力村民雖然大多已不會客語,但在每年元宵仍保有在三山國王廟拜新丁活動,而高雄美濃在元宵節左右舉辦的祈福,也稱為「拜新丁」,雖然各地拜新丁的廟宇及神祇不盡相同,但都是客家傳統的生命禮俗。


身為活動承辦人之一的魏瑞伸,盼活動能成功,在請教地方耆老後,也依例在活動前燒「紙烏龜」向天公祈求天氣晴朗,聽起來迷信成分居多的民俗儀禮,卻「履試不爽」,也讓他不得不佩服先人及前輩的智慧。


魏瑞伸說,東勢有全台獨一無二以廟宇為中心成立的新丁會傳統,該新丁會有多少會員,新婚及添丁的會員就必須製作多少塊的新丁粄酬神後以饗會員。


而為增加趣味性發展出來的「賽丁粄」,也發揚了客家「輸人不輸陣」的氣魄,因需在眾多的紅龜粄選一個做得最大最重者,公開表揚並發給獎金,因此參加者為奪頭彩,新丁粄自然越做越大,擺在一起氣勢十足。


在魏瑞伸的研究中還發現,鬥粄比的是粄的大小及重量,因此各新丁會製作新丁粄都秘密進行,過去曾發生有會員發現別人的新丁粄比自己的重一點,而偷偷將「粄脆」黏在粄下的情事,被戲稱「補屁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