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後過渡期已過,胡市長:7月份起將嚴加管考市府行政效能


 


臺中市政府八月份市政會議持續以「走動式會議」辦理,15日移師大甲區舉行,市長胡志強除要求各機關首長應充分與各區溝通以瞭解建設需求外,並強調將加強管考縣市合併後的行政效能,今年一至六月合併過渡期之缺失可以暫不追究,但從七月份起,將加強市府內部檢討,不再容許市因縣市合併而有行政效能不彰的情形。


 


來到大甲舉行市政會議,大甲區公所邀請多家業者展示各項大甲的特色農特產,現場氣氛相當熱鬧。胡市長表示,合併後大臺中地區雖然幅員遼闊,但各區發展都須受到重視,而大甲區的基礎建設需求更有儘速辦理的必要,包括設置市區公園及市區停車場等,而大甲國際媽祖節每年舉行時,往往市區交通都打結,以接駁公車方式因應的成效不錯,交通局應再妥善規劃大甲區的交通改善措施。


 


胡市長表示,縣市合併後,大臺中市要全力發展工商,工商服務就顯得格外重要,像工業用地的需求量很高,未來將提前辦理大臺中市都市通盤檢討,請主管機關辦理時,應請規劃廠商再與各區溝通討論,以順利推行。


 


針對上星期市府主動公布內部施政民調結果,有多位民眾寫信給胡市長,表示公布這樣的內部民調給外界實在「太傻」,只會招來不必要的批評。胡市長對此表示,民調最重要的是真實性,好的壞的都講,壞的被批評也沒關係,而且批評只要是正確的,都值得市府施政參考。像是道路平整度須改善,市府就要好好面對這個問題,未來考慮建立施工廠商考評制度,以其施工品質評比做為日後招標的參考,紀錄不佳的廠商將難以取得為市府辦理其他工程的機會。


 


也有民眾建議胡市長,市府應委託專業機關研究未來全市的降雨量,建立更完善的排水系統,以因應瞬間豪雨可能帶來的淹水問題。胡市長表示,地球暖化的影響,未來的氣候可能更加難以預測,市府將妥善規劃排水系統,目前先以排水溝清淤、檢少地區淹水為首要辦理項目。


 


針對交通問題,民眾一般都認為中港路七期地區的塞車情形最嚴重,依據統計數據顯示,10年前中港路平均一小時有3500輛車流量,目前已增加到一小時5300輛,車輛增加多,也顯示臺中的商業機能更加發達,加上大遠百即將開幕,交通局必須更妥善因應各項交通問題。胡市長進一步表示,他主張將公車轉運站設置在交流道外圍,因為不含遊覽車在內,每天有多達1500輛國道公車從中港路進入臺中市區,如果這1500輛國道公車只停靠轉運站,再由公車載送旅客進入市區,中港路交通一定可以改善。請交通局針對這個計畫儘速推行。


 


胡市長也提到今年市長獎的問題,有多位家長寫信反映,市長獎獎品讓小朋友感到失望,因為看不出是市長給的,希望能改為具有紀念價值的獎品。因此,胡市長決定私人出錢印製8000本紀錄他在英國牛津大學求學過程的著作「向塔尖尋夢」,簽名後送給所有的市長獎學生,希望能讓學生及家長感受到市長獎的意義。


 


胡市長也提到,日前動員800多位救難人員搜尋因救人而落水的市民黃品彥先生,被部分媒體批評作秀,雖然他並不想刻意澄清,但事實上,是因為消防局規劃在潭子舉行搜救前的勤務講習,全體人員集合後,身為市長的他,如果不出席實在並不適當,而市府用心救援的過程,家屬也都很感謝。


 


最後,胡市長表示今天廠商帶來的農特產品,全部都由市府買下,將贈送給外賓,以實際行動來宣傳行銷大甲區豐富特色的農特產品。(8/1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