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宏進/台中報導 


太平區環太東路(特三號道路)拖延三年多未打通,最近水利署第三河川局進行施工,但在溪洲橋南側路面寬度竟由十八公尺變為八公尺,將來通車一定車禍連連,有如殺手,被指草菅人命,立法委員鄭麗文市議員李麗華在民眾反應下,發動居民抗議,要求水利署配合市政府,全線寬度均十八公尺, 早日打通環太東路北接太原路、南接大里區甲堤路,建立交通網。


 


    李麗華說,沿廍仔坑溪兩岸規劃的環太西路(太平特二號道路)、環太東路(太平特三號道路)是太平最重要的南北走向要道,三年前水利署配合縣府,開闢環太西路接太原路、生活圈四號道路,使太平能和原台中市相連。


 


    可是環太東路一直未打通,只開到太平欣豐橋,自欣豐橋往下到新平路溪洲橋、東平橋、太平橋均未打通,長有二公里多,因此特三號道路只是名詞,根本沒有銜接。


 


    雖然水利署答應近期打通欣豐橋到溪洲橋的環太東路,長約六百七十公尺、寬十八公尺,但只開闢到溪洲橋下游一百三十公尺,往下到東平橋、太平橋只依水防道路規格,只開闢寬八公尺。


 


    民眾認為,這未免太可笑,道路由十八公尺寬突然只剩八公尺寬,一旦通車一定車禍連連,水利署第三河川局當年開闢太堤東路(車籠埔營區後面)也是路面突然縮小造成車禍連連,血淋淋的教訓才重新拉直,水利署則認為自溪洲橋下游到東平橋、太平橋規劃的十公尺寬道路用地市政府還未徵收,無法一口氣自欣豐橋開闢太平橋均寬十八公尺,居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李麗華表示,環太東路是太平重要計劃道路,一定要全面打通,不能寬度不一,有虎頭蛇尾情形,屆時年底生活圈4號通車,樂業路匝道必造成車禍連連,何況如果環太東路打通,北可接太原路、南接大里、太平的甲堤路,形成完善交通網,對地方發展、交通安全有重大助益,水利署和市政府如何配合,把環太東路早日全線打通,不能再拖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