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宏進/台中報導


  為治理台中市龍井區龍崗里等地易淹水地區,水利署原先規劃設置滯洪池方案,因需徵收二公頃農地,市議員黃錫嘉多次率眾強力反對,經溝通、會勘後,水利署從善如流「有天良」,改提出清疏上游三座防砂壩蓄水治理的替代方案,今天舉辦說明會,獲得與會鄉親支持,由原本箭拔弩張、抗爭對立的局面,變成歡喜落幕。


 


  這項說明會在龍井區公所會議室舉行,由市府建設局副總工程司馬名謙主持,除了黃錫嘉外,區長林裕議、建設局水資源管理科長陳璁慶、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農委會水保局台中分局也派代表與會,龍崗里、龍泉里、竹坑里等近百民眾到場關切。


 


  黃錫嘉在會中指出,龍井區龍崗里、龍泉里、竹坑里等三個里地勢低窪,坡度平緩,積水不容易排除,造成水患,使得當地中華路周邊附近上萬民眾生命財產飽受威脅,為亟待整治的易淹水地區。


 


  水利署原來規劃在龍井區竹坑北坑匯入龍井支線處,利用龍井支線左側之農田設置面積 二公頃 、挖深 二公尺 的「滯洪池」,藉由蓄水空間發揮滯洪能力,減緩淹水情勢。


 


由於設置滯洪池需徵收 二公頃 農地,引起當地農民的強力反彈。黃錫嘉指出,如果徵收農田,許多農民之農保身分隨即喪失,影響權益甚大;經黃錫嘉多次帶領民眾抗爭,並共同會勘,水利署檢討後認為規劃滯洪池方案不妥,民眾接受度低,遂另提出清疏上游防砂壩的替代方案。


 


這項新的替代方案,建議將龍崗北坑、龍崗南坑、竹坑北坑的上游防砂壩予以清疏約 三公尺 深,三座防砂壩總計可清疏約 四萬立方米 以上的庫容,可達到原規劃方案滯洪池之容量,清淤後之空間可容納該三條支流上游之洪峰流量,可取代滯洪池之功能。其優點是,不需徵收農地,也不影響當地發展。缺點是,防砂壩將同時蓄積水及砂,因此需每年編列經費清疏及管理。


 


對於民意的反映,水利署「從善如流」,黃錫嘉在會中予以高度肯定,稱許水利署「有天良」,他同時要求應清楚確定將來誰是權責單位、以及未來的維護經費編列;這項替代方案,當場獲得與會鄉親的一致贊同,說明會過程順利和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