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強四大政見續說分明


台中市長候選人胡志強在發表廿項旗艦計劃和十大政見白皮書之後,十一日續由副市長蕭家淇利用午休時間,針對胡志強的政府效能、國際新都、治安、防災治洪四大政見做詳細說明。


蕭家淇表示,胡市長的政府效能政見中,認為大臺中市政府是一個大型的公共服務機構,在未來以「廉能、效率、便民」的施政目標下,必須擴大政府組織調整彈性,引進民間企業精神,及活絡人力資源的運用,以提升行政效能。


胡市長以建構「健康的城市、友善的都市」為願景,提升市政府效能的四大方向分別為,建立產官學界常態化溝通會議及國際經貿交流機制,促進知識經濟交流與實質經貿合作。並落實政府所推動之e化政策,持續推廣電子工商憑證申請。推動理財型之競爭性政府:促進民間以BOT、OT或其他模式參與投資,補足公共服務提供之不足。


蕭家淇指出,在國際新都方面,合併後的大台中,土地面積是香港的2倍大,新加坡的3倍大,產業生態也將結合台中縣市原有的農、林、漁、牧、工、商及服務等各類產業。大臺中都會區位居臺灣及兩岸間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廣大腹地作為後盾,並有國際海港、空港及國道、高鐵的結合,與臺北及高雄形成半日生活圈。


兩岸三通後更是兩岸間交通最直捷的門戶,再加上中科、精密機械、環隆、文山、臺中工業區等,儼然是臺灣擘劃「地方發展全球化」與「全球發展在地化」策略中最具發展性與競爭力的地區,在未來目標是打造國際性的文化、國際、經濟、創意、生活的城市。臺中直轄市發展及願景,定位為建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永續發展的「國際都會成長中樞」及「兩岸轉運門戶」雙軌齊驅的全球都市。


他指出,在防災治洪政見上,胡志強認為臺灣近年來異常天候,以及都市化程度日益加深,縣市合併之後,由於範圍的擴大及區域特性之不同,未來大臺中地區恐將面對更多類型天然或人為災害的衝擊。


因此,胡志強主張,整併目前既有的防災救難資源,以新思維及新格局,採用新工具與新策略,發揮優勢建構一個國際水準的「安全城市」,真正做到災害預防、災害搶救、緊急救護、教育訓練、指揮派遣等等工作,調整好因應的步伐,一步一腳印穩健踏實地邁開迎向未來的每一步,作好「城市守護者」的工作。


  蕭家淇表示,在治安政見上,胡志強認為,即使多年來市府及警察局同仁掌握治安問題的癥結,積極強化警政作為,但似乎很難扭轉民眾的印象,始終認為台中市的治安情況令人不安。但是在團隊的努力下,台中市治安評比的成績從23名前進到22、19、15,今年1至9月更穩定進步到第12名。


從三年前起,台中市的治安評比終於擺脫倒數第一的惡名,從全國第23名往前到22名、19名、15名,到今年的6月起,已穩定進入第12名。其中「每10萬人口犯罪指標犯罪率」、「每10萬人口刑案發生數」、「全般刑案發生數」績效評比均列名全國第4名,「竊盜案發生數」排名第7,「機車竊盜案」全國排名第6,「汽車竊盜案」則從全國第3名再進步到全國第2名,「暴力犯罪發生數」則從第11名躍升為第1名,犯罪發生數均低於全國平均數,犯罪案件的減少比率列名全國第4,治安明顯改善。


胡市長表示,台中市治安改善的情況就像胖子減肥,剛開始一定效果顯著,很快可以看出成果,但減到一定程度以後,即使要減半公斤可能也不容易。因此主張除持續加強規劃各項勤務作為,積極偵破各類刑案及防範各類犯罪案件發生外,並積極建構數位錄影網路傳輸監控系統、建置汽車竊盜資料分析比對系統、整合性查贓系統、車牌辨識系統及執行「自行車防竊標碼」等專案,期由各項安全管控基礎系統之建置,加強監控力,達到威嚇潛在犯罪者的目的。#HN1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