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霧颯颯


人工水晶體推陳出新 並非貴就好


 【光田沙鹿訊】60歲的陳女士近幾年來視力越來越模糊,到附近眼科檢查,醫師說她有白內障,必須接受手術才能解決問題,一聽到要手術,陳女士很緊張,又跑到其他醫院檢查,得到的結果都必須開刀,差別只在於植入的人工水晶體有所不同,有些醫師說健保的人工水晶體就好了,不用花錢,有些說「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比較好,大家說法不一讓陳女士感到徬徨。後來聽朋友說裝了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後,手術後看遠看近都不用戴眼鏡,還可以自己畫眼妝!於是就來到沙鹿光田綜合醫院檢查,要求選用這種最好最貴的人工水晶體,不過從醫師得到的專業答覆卻是她不適合!


光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金正詔表示, 陳 女士有一百多度的角膜散光,以前因為有晶體散光相互抵銷,所以之前配老花眼鏡時檢查時是沒有散光的,不過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 陳 女士的晶體散光就會消失,到時角膜散光會影響視力,如果選擇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就需一直配戴散光眼鏡。如果是年輕一點的患者,真的不想要戴眼鏡還可以考慮白內障手術一段時間後,待視力穩定再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以去除散光並微調度數的些許誤差,但老年人的角膜健康狀況較差,並不適合再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因此對 陳 女士來說,植入「散光人工水晶體」會是較好的選擇,手術後只有要看近物(看報紙、雜誌等)時需配戴老花眼鏡,不需要一直配戴散光眼鏡,至於想要自己畫眼妝,買一面有放大功能的鏡子就可以了。


金正詔醫師表示,現在的水晶體強調功能性,患者選擇時可以考量年齡與個人需求,價格高的並非是最好的。 金正詔 醫師指出,如果年紀輕的或早發性、外傷性,或是高度近視造成的白內障患者,通常大概50歲以下的病人,就會比較建議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因為在這個年紀以下通常都需要看遠看近的功能。


金正詔指出,裝置人工水晶體也要考慮個人作息與生活狀況,如果工作需要夜間開車或精確視力的人,醫師會建議非球面水晶體。而年紀大的患者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平常只有看看電視,其實不見得要裝置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一般健保給付的就可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