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聯手研究,發現巴西蘑菇萃取物,可以抑制人類口腔癌細胞增長,並可增強免疫力。


亞洲大學新聞稿  98 07 22


近年來國人口腔癌發生率逐漸攀高,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也未見改善,有鑑於此,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聯手合作,針對人類口腔癌細胞作一連串的實驗


,重大發現經由特殊奈米粉末處理的巴西萃取物,可藉由粒腺體路徑導致人類口腔癌細胞之凋亡,將來若能與西藥搭配治療,相信能夠幫助增強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及抵抗腫瘤的能力。


 


亞洲大學生物科技系主任范宗宸說,經利用體外細胞培養實驗,利用巴西蘑菇萃取物處理人類口腔癌細胞株進行實驗,經過24小時後,發現可引起人類口腔癌細胞株形態上的改變,導致癌細胞的死亡,再利用精密儀器檢測發現巴西蘑菇萃取物,會使人類口腔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升高、粒線體膜電位下降、細胞分裂週期停止,進而誘發癌細胞凋亡。


 


進一步利用「西方墨點法分析」蛋白表現量,發現cytochrome c蛋白、caspase-3蛋白、GRP78蛋白及AIF蛋白等表現量增加,Bcl-2PARP等蛋白表現量下降,因而推測誘發人類口腔癌細胞凋亡可能是經由鈣離子大量釋放導致粒線體膜電位下降,隨後粒線體釋出cytochrome c蛋白至細胞質中,活化下游的caspase-3蛋白,誘發細胞凋亡,最終造成癌細胞死亡,正常細胞則沒有上述之現象。


 


范主任強調,這項研究的成果,經由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的細胞實驗證實,結果令人滿意。巴西蘑菇是富含營養成分的食藥用菇類,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將來若能與西藥搭配治療,可以提升巴西蘑菇的治療效果。


 


在台灣罹患惡性腫瘤所導致的死亡,口腔癌排名第六位,在男性更是高居第四位,抽菸、嚼檳榔、喝酒,更是罹患口腔癌極為重要的因素。目前在台灣,對健康有療效的菇類保健食品更是炙手可熱,如樟芝、靈芝、冬蟲夏草及巴西蘑菇等;在菇類表現的藥理作用中,以巴西蘑菇的療效堪稱最佳,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現巴西蘑菇萃取物對多種癌細胞具有抑制、引發細胞凋亡的功效。


 


巴西蘑菇是一種相當珍貴的食藥用菇類,又稱為柏氏蘑菇、太陽菇、神仙茸、巴西茸、姬松茸等。原產於巴西San PauloPiedade山區,1945年由美國真菌學家W.A.Murill等人在Florida首次發現,1960 年代美國賓西維尼亞州立大學Dr. W.J. SyndenDr. E.B. Lambert進行免疫學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當地居民慢性成人病罹患率低,揭露了piedade地區長壽健康的秘密,於1980 年進行各項生理活性探討,即受到研究學者的關注,已被證實有抗氧化能力、抗腫瘤能力、抗病毒、抗突變及提升免疫力等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