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潛伏殺手-三酸甘油脂      心臟內科 黃祥生醫師


 


許多人在捐血時或例行的健康檢查抽血後會被發現有一層所謂的浮油聚集在血袋或試管的頂層,當然相當的觸目心驚,而往往結果也都被發現是血中的三酸甘油脂,也就是中性脂肪過高。


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 黃祥生 醫師指出,三酸甘油脂本來是身體正常的產物,是食物在小腸被吸收後運送至肝臟中生成,我們的身體需要它以進行生理的正常運作包括維持全身細胞的細胞膜完整,荷爾蒙及輔的合成,及能量的產生,但當三酸甘油脂太多時,卻會對身體產生傷害,首先它會直接累積在胰臟或間接使膽汁增加而傷害胰臟造成急性胰臟炎,第二,它會使身體的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長期下來糖尿病就出現了,第三,過量的三酸甘油脂無法再儲存進脂肪細胞後,就會累積在肝臟組織中,肝臟存了太多的三酸甘油脂就會形成脂肪肝,進而使肝指數上升,第四,它會間接的經由進一步代謝成低密度脂蛋白再附著於血管壁而阻塞血管,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後,在腦會造成梗塞性中風,在心臟會造成狹心症,在下肢會造成間歇性跛行,因此三酸甘油脂太高可說是血液中的潛伏殺手。


不同於血中的膽固醇可以由肝臟自行合成,正常身體內的三酸甘油脂大多數由食物而來,暴飲暴食吃下大量的高澱粉、高脂肪的食物,又喝了很多的酒,血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就會急速的上升,很可能昨夜吃了一頓大餐,隔天早上空腹時血中的三酸甘油脂可能會飆漲至上千,幸運的是我們血中的脂蛋白脂解會將這些過多的三酸甘油脂分解成脂肪酸及甘油,經運送至肌肉藉由肌肉收縮的運動將脂肪酸及甘油代謝掉,但若無法即時運動時,三酸甘油脂將累積在血中而形成潛伏的殺手。


大里仁愛醫院營養治療科總技師劉懿瑱指出高脂血症飲食治療原則有:維持理想體重、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與動物皮)、炒菜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少用飽和脂防酸含量者(:動物性油脂與椰子油、棕櫚油),可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使用脫脂的乳製品、限制糖和果糖的攝取,可降低三酸甘油酯,幫助減輕體重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類、蟹黃、蝦卵等,(若血膽固醇過高,則以每週不超過攝取23個蛋黃為原則)、常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類、蔬菜及全穀類、適量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可降低三酸甘油酯、避免添加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油炸、加工食品、烘培食品和甜點、少喝酒、保持每週三至五次的運動頻率,每次維持二十至六十分鐘。


要降低血中的浮油聚集,必須避免暴飲暴食及節制飲酒。另外養成運動的習慣才能避免三酸甘油脂的過度累積,當然醫師也有許多的處方用藥,包括史達汀類、菸齡酸及纖維酸鹽衍生物等可以有效的降低三酸甘油脂,同時坊間也有許多健康食品包括紅麴、魚油、燕麥、機丁質、甲殼素等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但效果較醫師處方用藥差很多,只能當成輔助的療法,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克服血液中潛伏殺手唯一的方法。9610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