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秋天養生-食養與藥養                  黃筆顯醫師


 


秋天是萬物已到成熟收成的季節。這時秋高氣爽,草木蕭條,氣候逐漸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大,氣候也較乾燥,易傷肺的津液,進而引發與其有關的疾病,如燥咳、支氣管炎、大便秘結及皮膚搔癢等病症。故養生的原則不管食養或藥養,所選擇的材料都著重在潤燥,也就是要具備生津養陰的功效。


以下介紹幾種適合秋季養生的食材:


一、梨子:味甘微酸性、寒涼,有滋陰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凡溫性燥咳、急性咽喉炎、口臭、風熱咳嗽等皆可食用。可直接吃或榨汁飲用,或燉熱後吃梨和湯。


二、白木耳:味甘、性平,有滋陰潤肺、滋陰養胃以及補益虛損的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口渴、肺陰不足所致的乾咳、便秘、吐血、血尿、便血等,也可用來治療動脈硬化。食用方法,取白木耳,加適量水煮,熟後加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三、豬肺:味甘、性乎,有清潤的作用,可用於肺虛熱所致咳嗽、咳血等症狀。煮熟食用即可。


再來介紹幾帖藥養方劑:


一、沙參、百合各三錢,冰糖適量,用水煎服,可治療肺熱陰虛造成的咳嗽、聲音沙啞。


二、沙參四錢、麥冬三錢、杏仁三錢、川貝兩錢、桔梗三錢、甘草一錢,用水煎服,可治療肺陰不足所致的有痰阻滯、咳嗽、痰稠、咽乾等症狀。


三、沙參、百合、炒扁豆、蓮子各三錢、山藥五錢、冰糖適量,用水煎飲。可治療陰氣不足所導致的口渴口乾,氣短乏力食慾不振、咳嗽、痰少等症狀。


秋天天氣乾涼,對於肺、皮膚和大腸的保養就益顯重要。因此,宜少吃辛辣、燥熱之品或油炸、燒烤食物。應多食滋陰潤燥的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c988 的頭像
    chc988

    趙宏進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