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貴「椎間盤突出症」 無法站立靠輪椅
~腰椎內視鏡治療  擺脫輪椅生活~

輕微的腰酸腿麻,可別因為症狀不嚴重而有所輕忽!小心這是椎間盤突出的徵兆!一名在東莞工作的科技新貴陳小姐,體重110公斤,BMI指數高達39.4,因大腿出現疼痛酸麻,大陸的醫院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當地醫師建議開刀採用鋼釘固定的治療方式,手術傷口10公分術後須穿背架及休養6個月,因為不放心在外地接受治療,在友人的介紹下返台至童綜合醫院的微創中心就醫,由徐少克主任使用「脊椎內視鏡雷射椎間盤切除手術」進行治療,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動,術後一切良好。
    微創中心骨科徐少克主任表示,患者來到診間時,因過於疼痛而無法站立,坐著輪椅由先生推進診間,問她問題也無法回答,都由陪同來的姊姊代為回答,於是安排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後,確診為「椎間盤突出症」。依據她的病況與身型詳細評估後,採取「脊椎內視鏡雷射椎間盤切除手術」進行治療。患者術後當天已經可以下床走路,隔天立即出院,恢復正常作息;一週後她神情愉悅的走進診間,擺脫了以前疼痛不堪的表情。病患並在術後三週再回到東莞工作崗位。
徐少克主任解釋,患者屬於相當典型的「椎間盤突出」案例,神經壓迫造成腰部疼痛及兩下肢的疼痛合併肌肉力量逐漸減少;病患雙腳酸麻的症狀已達一年以上,以前不會感到疼痛,尚可忍受而未能及時處理。後因工作上常需要大量活動,導致麻痛情況日趨嚴重最後無法正常行走及生活,必須坐輪椅到診間接受治療。依照她的身高167公分,體重110公斤,BMI指數達39.4與病狀來看,以傳統手術治療風險性高,建議採用「內視鏡雷射」手術。手術是在X光透視輔助下,切開0.8分公傷口,將內視鏡直接導入突出的椎間盤位置,直接將凸出椎間盤切除,過程大約30~40分鐘,失血量少於10CC。
傳統手術的風險高,除了傷口大、恢復慢外,手術時切開的傷口會破壞較多的肌肉與骨骼,將來後遺症也較多,另外是因患者體重較重,呼吸心肺功能負擔較重,相對麻醉風險也高,。而「內視鏡雷射手術」採局部麻醉以降低全身麻醉風險性,不僅傷口小、失血量少、恢復快、大幅減少術後的疼痛,並且幾乎没破壞脊椎的正常結構,術後就又如同一輛原裝車,很快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並回到工作崗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