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肚子痛發燒腹瀉 症狀先後順序不能馬虎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五日電)孩子鬧肚子痛、發
燒、腹瀉,但多數父母常忽略是先發燒,還是先肚子痛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副主任吳漢屏指出,症狀出現先
後順序,影響病情判斷,一點都不能馬虎。


  日前,一位媽媽接近中午頂著大太陽,抱著三歲女
兒趕到台中慈濟醫院兒科門診,媽媽說:「小孩肚子痛
、發燒、拉肚子,看了兩家診所都診斷是腸胃炎,但吃
藥後情況一直沒改善,才決定到大醫院。」


  小兒科副主任吳漢屏醫師說,這位觀察細微的媽媽
幫了大忙,三歲女娃不是腸胃炎而是小兒急性闌尾炎,
也就是俗稱的盲腸炎。


  吳漢屏趕緊會診一般外科醫師,在闌尾沒有脹破前
切除,成功避免了闌尾脹破引發的腹膜炎。這個三歲女
娃也成了吳漢屏醫師從醫以來最小的闌尾炎病患。


  吳漢屏指出,國際醫學期刊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
小兒急性闌尾炎是非常難診斷的,而且有九成的孩童因
為診斷為腸胃炎住院,等到闌尾脹破,才緊急手術。


  他說,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的父母會很懊悔,因
為從孩子可見的傷口比較,變成腹膜炎開刀的傷口比開
盲腸大很多;從潛藏風險來看,腹膜炎可能會引發敗血
症,孩子的生命就更危險。


  多年研究小兒急性闌尾炎臨床變化路徑的吳漢屏提
醒家長,一般腸胃炎的病癥多半是忽然發燒、持續嘔吐
(約一至二天)、接著出現水瀉(像蛋花湯一般),伴
隨腹脹、腹痛和食慾不佳。
 
  但是,闌尾炎的症狀,一開始是先腹痛,痛的位置
從肚臍轉到下腹,而十至十二小時後,才有發燒或是腹
瀉的併發症。


  因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會準確判別與說明腹痛
的位置,增加了診斷的困難,因此家長細心觀察病癥,
清楚告知醫師症狀出現的先後順序,就會幫上大忙。


  這回靠著醫師的經驗與敏感,從按壓腹部不同地方
時,三歲女娃的表情和眼神,加上家長清楚告知症狀的
變化,才能在年紀這麼小,而且闌尾還沒脹破前,就透
過醫療團隊合作正確診斷處理。


  吳漢屏醫師表示,家長的用心,不但幫助診斷,降
低手術危險、減少併發症,也減輕孩子痛苦,更降低了
醫療成本。9709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