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排便 乙狀結腸扭結惹得禍
【童綜合醫院新聞參考資料】
無法正常排便竟是乙狀結腸扭結所造成。一名26歲的年
輕吳姓女生因無法排便來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經檢
查發現她的乙狀結腸扭結,導致無法順利排便,施以「
乙狀結腸切除併腸吻合」手術後,改善患者無法正常排
便及腹脹痛情形,讓她從今以後解便終於可以通暢無阻


    該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趙培傑說,26歲的吳姓患者
在去年11月份曾發生3天無法排便、腹脹痛等症狀,趕緊
來急診室就醫,安排x光檢查發現她的乙狀結腸扭結,以
硬式乙狀結腸鏡復位併肛管減壓治療改善病情且健康出
院,直到今年8月再度出現無法排便及腹脹痛情形再度就
醫,經查顯示患者的乙狀結腸又扭結了,這是一種病態
的乙狀結腸,若要改善病況,建議患者接受切除病態的
乙狀結腸,患者聽取專業建議接受「乙狀結腸切除併腸
吻合」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已出院,日前於門診追蹤狀
況良好。


    為何造成腸扭結呢?趙培傑主任說,在台灣腸阻塞的
成因,最常見是由腫瘤造成,第二常見腫瘤則為腸扭結
即某段腸子繞著腸繫膜發生不正常扭轉,或大腸本身過
長造成扭轉,進而導致腸阻塞。嚴重者會使腸壁血流供
應受阻,導致缺血而壞死,更嚴重者會腸壁破裂,引發
腹膜炎及敗血症,合併毒性休克導致死亡。上述的案例
其發病部位為乙狀結腸,因人體腸道中一段長且贅餘的
部分,因為附著的腸繫膜較小,容易發生扭轉,而患者
本身的腸子又比別人長,所以發生的機率高。其症狀以
腹痛、腹脹和嘔吐呈現,有時還會發燒。


    乙狀結腸臨床上並不常見,其治療方式一般先採取
保守治療非手術方式,約有4成的患者可能復發,復發
後仍採取非手術治療,再安排時間手術。趙培傑主任強
調,臨床上發現很多老年人會一直忍受疾病的疼痛,自
行購買止痛藥,而延誤就醫。發生乙狀結腸扭結,治療
絕不能拖延,未及早治療所產生的後遺症會造成腸壞死
,甚至腸穿孔,引發腹膜炎,因而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