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溼地於九十三年起被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溼地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加上景觀優美,每到假日遊客如織,中央研究院、中興大學以及東海大學等學者長期研究調查,卻發現遊客過度干擾、踩踏,已造成部分微生物、食物鏈惡化,較高層的土壤也因潮汐影響較小,有陸化現象,縣府農業局重視學者的調查研究,將做為溼地分區管理之考量。


  高美溼地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中部海岸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區,植物近三十科一百多種,鳥類有二十九科一百一十七種,蟹類有七科二十五種,貝類有七科八種,魚類有三科六種,已成為民眾假日參訪與學生戶外教學重要地區,包括中央研究院、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以及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等學者專家也在溼地設點進行長期觀察研究。


  為擬定高美溼地未來管理方向,縣府農業局昨天上午邀請中央研究院、中興大學、東海大學以及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相關研究人員座談,研究人員則依據多年觀察與調查,提出研究發現,研究人員指出,遊客常利用二條路徑進入溼地,一條為高美路末端托兒所旁的填土區,另一條為清水大排,這二個區因遊客過度干擾、踩踏,土壤有變硬的趨勢,土壤一變硬就造成微生物、食物鏈惡化,該二個區塊的微生物與食物鏈已有部分呈現惡化現象。


  研究人員也發現清水大排與大甲溪出海口北岸因有廢水排放口,這些污水也成了污染源之一,另外沿著高美二號海堤的區塊,因溼地位為較高層,受到潮汐的影響較小,加上遊客踩踏,溼地土壤層劣化,造成微生物減少,陸化現象也不利微生物生存,為防止高美溼地陸化,研究人員認為相關單位在經營管理上應採不同策略,進行棲地復育工作。


  農業局十分重視專家學者的調查發現,將進行高美溼地管理檢討並做為溼地分區管理之考量。
撰稿人:董秀員   電話:252663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