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地下水污染改善 環保局:預計明年初降低污染濃度符合法規標準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目前已完成全國151處工業區總體檢工作,經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結果,有中壢、頭份2處工業區及臺中、楠梓2處加工出口區等4處工業區,因地下水污染擴及區外而列為紅燈工業區;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針對潭子臺中加工出口區之地下水污染情形,自99年起已持續執行污染調查工作及掌握污染範圍,更要求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執行改善措施,預計明(102)年初將地下水污染物濃度降低至法規標準以下。


  針對臺中市潭子及北屯區地下水含氯有機物污染,環保局表示,已依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定,要求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臺中分處提出改善措施計畫,並邀集專家學者審查後實施,污染改善方式以設置整治井投藥,促進地下水微生物分解含氯有機物為無害化物質,該處已於今年6月起執行改善作業,預計明年1月將地下水污染物濃度降至污染管制標準以下,環保局亦將持續監督臺中分處改善措施之執行,並要求定期提報執行成果報告,以確實掌握污染改善成效。


  為保障臺中市民用水安全,環保局今(101)年針對加工出口區內外23口地下水監測井進行每季一次的地下水質監測,藉由定期監測掌握地下水污染濃度變化及範圍,目前監測結果污染並無擴大情形,加工區內污染濃度亦有降低趨勢。


  此外,為查明是否仍有污染源,環保局101年度亦辦理出口區內外工廠清查作業及工業排水溝渠底泥品質調查工作,目前均未發現有工廠使用三氯乙烯或排放有機污染物而導致地下水污染加劇之情形。


  環保局表示,對於潭子地區之地下水污染改善將會嚴格監督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執行,針對該地區地下水之監測結果均會定期公布於環保局網站,讓民眾都能瞭解相關改善進度及成效。(8/8*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