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周次長在亞洲大學,談有「品德、品質、品味」


三品的台灣有品教育


教育部次長周燦德今(28日)天下午三時在亞洲大學說,教育部正推動的學校品德教育有三品,是「有品德、有品質、有品味」的台灣有品教育,希望能從學校每位師生做起,建立台灣的新價值。


周次長到亞洲大學演講,他說,今年五月新政府上台後,就覺得在教育這部份,似乎缺了一點東西,檢討起來是教育出了問題,沒把學生的行為態度教好。因此他覺得學生所學得的專業知能,只是個「必然條件」。其它如群體和諧、勤勞不計較、敢拼願終身學習等「充實條件」還是不足。所以,他認為推動台灣有品的「三品」教育,刻不容緩。


周次長說,他希望台灣每一個民眾都是有品德的人。多少沒有品德的「行為」,如亂丟紙屑、亂丟菸蒂、空罐,不肯排隊、亂插隊…等,充滿在我們生活環境中,這些小細節都應由每個「自律」做起、改善,自然品德、品格就高、就好。要懂得尊重他人,使每個人都有「互為主體性」的尊嚴。


周次長又說,台灣生產很多世界上高品質的農產品,如鳳梨、蓮霧、芒果、香蕉…等等,但經常滯銷。如果滯銷時,每位同學能多買多吃,就是幫忙農民,就是做功德;也就是做「有品質」的事情。


至於「品味」,他舉例說,當年有大企業尾牙時,請名歌手表演,一位歌星一個人的酬勞就500萬元。如果能請欠缺經費的學校同學才藝表演,一位歌星的酬勞,能幫忙多少學校,也能讓多少莘莘學子獲得溫暖,這叫有「品味」。


每次演講絕不冷場的周次長,告訴亞洲大學同學說,記得每天掛電話向父母請安問好,就是「孝」的表現,也是有「品德、品質、品味」的最起碼行為。亞洲大學創辦人 蔡長海 教授,聽完演講後,告訴周次長,亞洲大學從三年前就設立「晨昏定省免費電話專線中心」,推動每位師生天天向父母、親人問候報平安的活動,結果成效奇佳。該校正擬定計畫,將再陸續推動九項「三品」活動,希望教育部的努力,能在亞洲大學落實生根,開花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c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